行业报告 > TalkingData-2014年移动打车应用行业报告
主要结论
大城市“打车难”是推动移动打车应用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一二线大城市中,“打车难”一直困扰着出租车行业,乘客打不到车、司机空载,司机和乘客之间存在着信息和资源的高度不对称。统一电召平台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司机和乘客的信息不对称,但经常出现乘客或者司机的爽约现象,影响用户体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打车应用将司机和乘客连在一起,其良好的使用体验吸引用户使用,为司机和乘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两家独大,移动打车市场形成双寡头
2011年底,摇摇招车上线,基于LBS的移动打车应用开始发展,此后,快的打车、滴滴打车、打车小秘、大黄蜂等数十款移动打车应用相继出现。2013年,移动打车行业先是受投资公司青睐,获得大量资金注入,各移动打车应用之间掀起激烈的用户争夺战,随后,互联网巨头介入,移动打车变为巨头之间的争夺战。2014年,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成为移动打车市场的双寡头。
多地出台监管政策,推动移动打车市场向规范化发展
移动打车市场持续火爆,在平衡乘客、司机的信息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不会使用打车应用的乘客在路边频频招手,却眼睁睁看着一辆辆空车呼啸而过。针对打车应用带来的问题,北京、上海等多地出台监管政策,进一步规范移动打车市场。
移动打车应用免费提供服务,尚无明确盈利模式
移动打车应用是连接乘客和司机的服务平台,由乘客发起乘车需求,需求经过智能叫车系统处理之后生成订单,然后,智能叫车系统将订单推送到司机端,由司机进行抢单,抢到订单的司机可以根据乘客信息联系并接送乘客。目前,移动打车应用对乘客和司机端的服务都是免费的,而加价模式在国内被叫停,移动打车尚无明确的盈利模式。
补贴大战后市场回归理性,滴滴打车用户覆盖量领先
2014年一季度,在价格补贴战的刺激下,移动打车用户高速增长,3月覆盖量达到顶峰,此后,用户覆盖逐渐下降,8月以后趋于稳定。滴滴打车用户月度覆盖量领先于快的打车。截至2014年10月,快的打车用户月度覆盖量相比2014年1月增长201.4%,滴滴打车用户月度覆盖量相比1月增长179.0%。
2014年10月,滴滴打车用户月度活跃量达到快的打车的两倍多
补贴大战结束后,移动打车应用用户月度活跃量逐步下降。6月以后,得益于红包活动和微信的社交传播,滴滴打车用户月度活跃量趋于稳定,而快的打车的用户月度活跃量与滴滴打车的差距逐渐拉大。2014年10月,滴滴打车的用户月度活跃量已达到快的打车的两倍多,与2013年12月相比,滴滴打车用户月度活跃量增长688.1%。综合移动打车应用的用户月度覆盖量,可以看出滴滴打车具有更高的用户黏性。
工作日的早晚高峰,移动打车应用用户使用频次较高,周末使用高峰则在晌午时段
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凌晨时段,用户处于休息状态,移动打车应用的使用频次都很低。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由于上、下班出行需求,移动打车用户使用频次较高;而周末,用户出行时间推迟到晌午,11点左右出现使用高峰,下午用户聚会以后归家或者去下一休闲项目,用车需求增加,移动打车用户的使用高峰比工作日早大约1个小时。
工作日和周末,移动打车应用用户的订单量占比变化情况较为相似
在工作日和周末,移动打车应用用户的订单量占比变化情况较为一致,0点至6点订单量占比较低,早出行阶段,订单量占比逐渐上升,8点左右,订单量占比达到单日高峰,然后有所下降趋于平缓,下午5点左右,订单量占比出现单日另一小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另外,早出行和晚出行阶段,工作日的订单量占比高于周末,可见用户在工作日上下班时段打车需求更多,而在周末用户打车需求主要在集中在早出行高峰和晚出行之间的时间段。
APEC期间,移动用车应用用户覆盖量变化较为平缓,会议结束日覆盖量出现小高峰
APEC会议(2014.11.5-11.11日)期间,移动用车应用用户覆盖量变化幅度较小,会议中旬(11.8日)和会议结束日,用户覆盖量相对较多,出现两次小高峰。
APEC期间,移动用车应用用户活跃度提升,会议中旬用户最为活跃
APEC会议(2014.11.5-11.11日)期间,由于限号、限行的措施,移动用车用户活跃度有所提升,会议中旬(11.8日)时,用户最为活跃,该日各移动用车应用用户活跃量较前一周同日均有较快提升,其中,快的打车增长21.7%,易到用车增长15.8%,滴滴打车增长15.0%。
移动打车应用女性用户居多
移动打车应用覆盖的用户中,女性用户为60.5%,男性用户为39.5%,女性用户居多。
移动打车应用用户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省会城市
移动打车应用用户分布较为集中,从省份来看,北京、山东、辽宁用户数量最多;从城市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用户数量较多,移动打车应用覆盖用户最多的Top10城市用户数量之和达到移动打车总用户的55.5%,这主要是由于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用车需求更多,同时这些地区更加开放,用户对于打车应用等新鲜事物接受程度更高。
快的打车用户覆盖地域较广,滴滴打车用户更为集中
快的打车用户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东北等大部分地区,用户覆盖范围较广;滴滴打车用户则与移动打车应用整体用户相似,分布更为集中,主要在北京、山东、辽宁等环渤海地区和东南部沿海省份。
移动打车应用与视频、金融理财、网络购物类应用具有较大关联性
移动打车应用与聊天社交类应用的关联性最大,关联度近90%。另外,视频、金融理财、安全防护和网络购物类应用与移动打车应用也具有较大关联性。网络购物和金融理财类应用的使用有利于用户形成良好的移动支付习惯,多数移动打车用户已成为移动支付的优质使用者。
移动打车应用拓展业务板块,进入商务租车领域
移动打车应用经过激烈的价格战之后,市场回归理性,中低端用户的开发空间缩减,且盈利模式不清晰,亟需寻找盈利突破点。而同为用车领域的商务租车已经形成明确的盈利模式,且中高端用户居多,对于移动打车来说,是发展用户和实现盈利的不二选择,是以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相继进入商务租车领域,以打车业务引流、以租车业务盈利可能是移动打车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
精准营销、O2O入口服务或将成为移动打车应用未来盈利点
基于LBS的移动打车应用,可以收集大量用户出行数据,画出用户轨迹,利用用户出行轨迹,可以对用户进行目的地的精准营销,向用户推送住宿、餐饮、娱乐等生活服务信息,推动用户在目的地进行消费。用户轨迹画像亦可以帮助政府进行出租车场站的改造,在用户出行集中的地点多设出租车站点,取消不必要的站点,优化城市道路交通。另外,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移动打车应用可以成为O2O的有效入口,为多种O2O场景进行导流,拓展其他服务寻求盈利点。
报告说明
请填写相关信息,以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推送相关数据报告
- *姓名 姓名不能为空
- *公司 公司不能为空
- *邮箱 邮箱格式不正确
- *手机号 手机号码格式不正确